首页 > 社区
铸钢件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
铸钢件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 混砂工艺标准 (一)材料要求: 造型砂:必须符合GB9442-88和JB435-63细粒砂的标准。通常,应选用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天然砂或石英砂。原砂的粒度应根据铸件的大小和壁厚来定,同时,原砂中的泥质含量应控制在2%以下,水分也需严格控制,一般需进行烘干处理。 水玻璃:其模数应根据铸件的大小来选择。对于小砂型(芯),为加速硬化,可选M=7—2的高模数水玻璃;中型砂型(芯)则选用M=3—6的水玻璃;而生产周期长的大型砂型(芯),则宜选M=0—2的低模数水玻璃。 (二)混制比例(质量分数%):造型砂与水玻璃的混制比例通常为100:6~8。 (三)混制时间:一般情况下,混制时间为5分钟,但在室温或水玻璃密度较大时,可适当延长混砂时间。 (四)混制后要求:混制完成的造型砂应无块状或团状物,且流动性良好。 造型工艺要点 (一)基本原则: 质量要求高的面或主要加工面应朝下放置。 大平面应作为底部。 薄壁部分应置于下方。 厚大部分则应放在上方。 应尽量减少砂芯的数量。 分型面应尽量平直。 (二)基本要求: 木模:其轮廓必须完整,无裂纹、破损或残缺,表面光洁度要高,尺寸需符合铸造工艺图纸,并定期进行尺寸校验。 砂箱:其尺寸应根据木模规格来定,大、中型砂箱需焊接箱筋。 浇注系统:根据铸件的结构特点和工艺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浇注系统,通常采用顶注式或底注式。在设置浇注系统时,应遵循以下原则:浇口和冒口的位置要合理,大小适中,不妨碍铸件收缩,便于排气、落砂和清理;同时,应尽量减少铸型尺寸,简化造型操作,节省型砂用量并降低劳动强度。此外,还需注意内浇道的位置,避免其设在铸件的重要部位,确保金属液能均匀分散并快速充满型腔。同时,应使金属液流至型腔各部位的距离最短,避免正面冲击铸型和砂芯,且不应正对铸型中的冷铁和芯撑。 (一)冒口设置的基本原则: 必须依据铸件的结构特性和工艺需求,恰当地选定冒口的形态、尺寸及其安放位置。
2549浏览量
0评论
2025-04-26 10:03:47
{{total}} 条评论
{{item.nick_name}}
{{item.province_name}}
{{item.content}}
{{item.create_time}}
{{item.reply.nick_name}} 回复: {{item.reply.content}}
{{item.reply.create_time}}
查看更多>